当前,AIGC(生成式人工智能)技术逐步渗透到多个行业领域,在音乐产业中的应用尤其引人关注。AIGC通过自动生成音乐内容,包括辅助作词、作曲,以及根据文字、图片、视频等素材自动生成背景音乐,为音乐产业的创新发展开辟了新路径,有力推动了文化产业的数字化转型。
近年来,我国音乐产业与人工智能产业的融合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,尤其是在AIGC技术推动下,音乐创作方式发生了革命性变化。根据《2024中国音乐产业发展总报告》披露的数据测算,基于AIGC的音乐生成工具在国内市场应用率已达到35%,为数字音乐市场贡献了超过150亿元的新增产值。其中的典型案例,包括腾讯音乐的“AI作曲家”项目,利用AIGC技术自动生成的数千首音乐作品被广泛应用于影视、广告等领域;网易云音乐也引入了AIGC技术,推出个性化的音乐推荐系统,为用户量身定制音乐播放列表。众多音乐行业从业者也开始将AIGC视作辅助创作的得力工具,显著提升了音乐制作效率。
成绩的取得,离不开一系列利好政策的支持。《“十四五”文化产业发展规划》明确提出,推动人工智能技术与文化创作、传播、消费深度融合,促进文化产业的智能化转型。《关于推动数字文化产业创新发展的指导意见》提出,发挥高新技术对内容创作、产品开发、模式创新的支撑作用,提高产品品质、丰富表现形式。这些政策为AIGC技术在音乐产业中的应用提供了坚实的政策保障,还推动了AI音乐创作平台规模化发展,提升了音乐产业的创新能力。
不过,在融合过程中也面临一些问题。例如,人工智能创作使用的训练数据多为现有音乐作品,如何在生成新作品时保护原有作品的版权成为挑战。又如,AI生成的音乐作品所有权归属尚不明确,对音乐产业的版权管理体系提出新要求。针对此,未来可从产业、企业、消费者等多层面进行优化。
在产业层面,应进一步完善音乐产业运用AIGC技术的法律法规,尤其是在AI生成内容的版权保护和所有权归属方面,应建立专门的版权登记和管理系统,为AI生成作品提供更充足法律保障。推动建立AIGC技术标准,规范技术应用,为行业健康发展提供有力支持。
在企业层面,音乐企业应加大对AIGC技术的投入,积极探索新技术在音乐创作、内容生产和版权管理等环节的应用。企业可通过与高校和科研机构合作,推动AIGC技术研发创新,在此基础上开发具有市场竞争力的音乐产品。中小型企业应利用政策支持和行业资源,增强自身的技术应用能力,提高市场竞争力。
在消费者层面,需加强AIGC生成内容的普及教育,引导消费者理解、接受AI创作的音乐作品。通过举办线上线下音乐科技展览、推出AIGC音乐创作体验平台等方式,提升消费者对AI音乐的参与度与认同感。
上一篇: 大数据杀熟为何屡禁不止
下一篇: 抢抓软件业换道超车机遇
主办: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员会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办公室 内蒙古自治区互联网信息办公室
蒙ICP备19000555号
|